,直接用抹子去抹幾下,就能感覺出水泥的品質(zhì)來
。
施工流掛性只要是方便施工的時候
,保證藝術(shù)水泥不容易從抹子或者墻面上掉落,測試時間越長
,同時看下垂脫落留下的形狀
,也是能看出粘稠度和柔順性來。還是直接看視頻吧
。
如果柔順度和流掛性
,沒問題的話
,就可以斷定是相對比較靠譜的藝術(shù)水泥。如果施工柔順度不靠譜的話
,施工起來
,非常的費勁,師傅類似半天
,也不出活
,而且做出的效果和紋理也不自然。
像工裝里
,經(jīng)常大面積施工連著做好幾天
,有的時候吃午飯或者頭一天晚上有攪拌好的料沒有做完,如果質(zhì)量不好的藝術(shù)水泥
,基本上幾個小時后
,就變硬凝固,根本無法再進行施工
,全都浪費了
。所以評估藝術(shù)水泥的另一個施工特性就是,施工穩(wěn)定性測試
,將攪拌好的藝術(shù)水泥桶蓋上蓋子靜置6-12小時
,依然能夠保證與剛攪拌好時接近的柔順性,那就可以保證頭天剩下的料第二天依然可以繼續(xù)用
,不浪費一點料
。
這里要注意,一方面要保證攪拌好的料長時間放置不能凝固和變干
,另一方面又要保證藝術(shù)水泥抹上墻在20-30分鐘變干凝固
,如果時間太長的話,不僅影響施工進度
,也會出現(xiàn)色差非常明顯
,干得慢的地方,會非常的黑
,嚴重影響美觀性
。這中間的平衡就是藝術(shù)水泥配方。
3.上墻施工:這個的話
,在前面一節(jié)介紹工藝的時候
,就說到了兩種工藝批刮和平刮,都需要涂刮2遍(確保完全遮蓋底層墻面
,厚度一般是0.5-1mm左右
,細膩的比粗曠的薄),記住一點不能像刮膩子那樣厚
,收光1遍
,收光用的是不銹鋼的收光抹子,收光能夠?qū)⑺囆g(shù)水泥表面進行更加順滑地打磨
,收光后的手感和鏡面效果會非常爽
。

不過這里有2點要注意
第一個是,要確保第一遍干到8-9成的時候
,再進行第二遍涂刮
,如果第一遍還沒有干的情況下,就進行第二遍涂刮
,會導致沒干的地方要很長時間才能干透
,而水泥干的時間越少,它的顏色也就越深
,為了保證墻面不于花
,所以我們建議是第一遍干到8-9成的時候,再進行第二遍涂刮
,尤其是平刮工藝
,批刮因為點刮,還好一些
。
第二個點是
,第二遍干到7-8成的時候,進行收光
,太濕就進行收光一不小心收光抹子會破壞原來的平整度
,導致產(chǎn)生雜亂紋理,太干了再進行收光
,就起不到對表面不平的凹凸進行有效的平滑處理的收光效果了
。
4.施工注意事項:施工上有幾點要注意
因為藝術(shù)水泥的紋理和色澤是利用的水泥本身的特性,而水泥不同的凝結(jié)溫度和時間都會產(chǎn)生色差
,所以同一面墻
,務必用同一次攪拌的料一次施工完成,不然很難控制不產(chǎn)生輕微的色差
。
關(guān)于墻面平整的問題
,如果刮膩子沒處理好,墻面確實有輕微不平
,這時候
,千萬不要用藝術(shù)水泥去找平
,一方面費料
,另一方面厚的地方干的特別慢導致那里顏色特別深,出來后的效果會很影響美觀性,所以表面不平
,只能順著這個不平做藝術(shù)水泥
,不要指望用墻面涂料去找平。這也是為什么要要求基層墻面盡量平整
。
關(guān)于藝術(shù)水泥不出數(shù)的問題
,1kg干粉藝術(shù)水泥兌水攪拌后的體積是差不多1L,如果厚度1mm的話
,那能出1平米
,如果厚度0.5mm的話,那能夠出2平米
,所以如果藝術(shù)水泥不出數(shù)
,一定是抹厚了。這個是內(nèi)墻表層涂料
,不能像石膏和膩子那樣去抹
,僅需要薄薄兩層就夠了,抹厚了其實也是浪費
。
關(guān)于底漆面漆的問題
,現(xiàn)在可以說說了,目前大家淘寶上去搜
,水泥漆或者藝術(shù)水泥
,主流的品牌或者商家,有的宣傳無需面漆贈送底漆
,有的宣傳無需面漆無需底漆
,有的宣傳一遍底漆二層中涂一層面漆。